電子合同為電商行業排憂解難,加速運營效率
當前,在經濟發展總體放緩的大背景下,國家圍繞著供給側改革及“互聯網+”推出了系列相關政策,成為電商發展的契機。此后隨著電商市場的火速爆發,電商交易平臺基本覆蓋了市場經濟下大部分的行業,有力的推動了我國產業升級。
對于B2B電商平臺而言,主要核心競爭力在于流量、數據與服務三個方面,其中流量是變現的前提,數據是改善傳統供應鏈結構、提高電商平臺運營效率的基礎,而服務則是提升用戶服務體驗、增強用戶粘性、提高ARPU值的關鍵。
一、政策環境利好,電商交易規模持續增長
去年國家對工業互聯網支持的政策密集出臺,工業互聯網應用逐漸普及,產業發展也進入快速發展期。隨著云計算、大數據技術的日益成熟,B2B電商開始打通供應鏈上下游環節,為采購雙方提供包括倉儲物流、數據分析、金融信貸等在內的一系列服務以實現產業賦能。
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8上半年中國B2B電商交易規模為11.2萬億元,相比2017上半年同比增長14.2%。在營收上,2018上半年中國B2B電商營收規模為255億元,同比增長51.7%。在細分行業發展上,工業品、快銷品、汽車、農業等發展迅猛,并頗受資本市場熱捧。
而B2C電商作為移動電商主流模式,在移動電商發展漸趨穩定的環境下,B2C電商的覆蓋率也持續大幅提升。據某專業咨詢機構統計,中國B2C用戶規模呈穩步增長態勢,2019年用戶規模預計達到5.46億人。
當前,國內電商行業發展進入成熟期,電商平臺綜合服務能力愈加突出,但在追求效益的前提下,給平臺上的用戶提供更多增值、有價值的服務是發展關鍵。
二、電商行業高增長背后,存在諸多痛點難題
電子商務是目前互聯網行業中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客戶在電商平臺采購、交易、付款等全部通過網絡在線上完成。對電商平臺來說,其涉及上下游供應商入駐、簽約、交易、對賬、結賬等復雜環節,在業務快速增長過程中會面臨這樣的挑戰:
比如在交易環節,因大宗商品涉及的流程長、資金需求大,很多有意向成交的交易,常常因為在線支付安全問題而擱置。因此,買賣家之間交易信任體系的缺失,正成為電商平臺面臨的主要風險。
另外,各類簽約文件打印為紙質合同進行簽署,要么通過快遞寄送,要么選擇見面簽訂。不僅簽約效率低、紙質合同管理困難,而且所花費的時間、人力、物力等成本非常高,哪一環節慢了,可能影響到整個供應鏈的進程。若是合同不慎丟失或內容被篡改,產生業務糾紛時,將面臨不可預測的法律風險。
舉個簡單例子來說,某電商平臺向劉先生出售了一批貨物,雙方線下簽訂了紙質合同,各執一份保管。驗收時,劉先生卻以“貨物與先前提出的需求不符”為由要求退還已付款項,并私自篡改了合同內容。由于電商平臺合同管理人員不慎將合同丟失,合同簽署又缺乏客觀可信的第三方證明,最終經法院判定,電商平臺收回所有貨物并退款給劉先生,因為是定制產品給電商平臺造成了巨大損失。
因此,在互聯網+的電商背景下,如何安全快捷地簽署一份防篡改、防丟失,且具有法律效力的業務合同,成為現階段電商平臺急需解決問題的重中之重。
三、電子簽約為電商排憂解難,加速運營效率
隨著“互聯網+”的深入普及,近幾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法律及政策來推動電子認證服務行業發展和電子簽名應用。這些利好政策在深化拓展電子認證服務市場的同時,為第三方電子簽名服務平臺發展提供了機遇,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電子合同服務能夠靈活嵌入電商行業各類場景的線上平臺,為用戶提供主體認證、數字證書簽發、模板管理、電子簽名、時間戳、存證保全和法律支持等全流程服務,保障信用流轉,防篡改抗抵賴,節約簽署時間,提升運營效率。可以廣泛應用于社交電商、大宗商品電商、家電電商、農產品電商、外貿電商等各類垂直細分電商領域。
文章節選自京燕網